金年会重庆大渡口:“速渡办”招商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金年会  重庆市大渡口区,这座坐落于主城西南、临近长江的城区,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产业基础,书写着老工业基地华丽转型的新篇章。近年来,大渡口区紧抓国家战略叠加与政策机遇,构建起以大数据智能化、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生态,实现从传统工业到现代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转型的背后,离不开大渡口区招商团队,特别是“速渡办”等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招商品牌和高效服务机制的强力推动。   “服务效率太高了,我们的项目就像是被推着加速往前跑。”鲍斯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大渡口区的招商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2024年4月,这家专业从事生产压缩机、刀具、精密机件、真空泵、液压泵等高端精密零部件及成套设备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重庆寻找工业用地以建设气体净化设备生产基地。大渡口区的招商团队闻讯而动,第一时间上门拜访,根据企业的具体诉求,提前整理了地块信息,并进行了重点推介。通过后续招商团队的紧密跟踪和精准推介,最终促成了企业的投资落户。从初次接触到正式签约,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刷新了企业的“落地纪录”。   大渡口区经济信息委副主任彭东洁表示,这样的速度并非偶然,得益于大渡口区一套完善的招商运行体系。在招商实践中,大渡口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形成了“相约新重庆、投资大渡口”的招商引资“369”运行体系和4大类招商资源清单,着力打造“速渡办”等企业服务品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四快速”机制,即24秒“快速对接”、24分钟“快速推荐”、24小时“快速研判”和24天“快速签约”。这一机制确保了招商团队能够迅速响应企业需求,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   据了解,2024年,大渡口签订招商引资项目近50个、总合同投资额达413亿元,到位资金152亿元,成功引入天猫重庆总部、怡亚通集团、广物中南公司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大渡口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不仅注重速度,更注重质量。在招商过程中,该区特别注重项目的产业标识度,通过精准招商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布局,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项目集群。这些项目集群不仅提升了大渡口区的产业竞争力,也为该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近日举行的重庆市大渡口区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大会和招商引资“开门红”集中签约仪式上,君实启祥基金成功落地。君实启祥基金规模达20亿元,基金的落地为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目前大渡口区已有200余家大健康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完整的医疗发展链条。   “近年来,我们围绕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新材料、生态环保、重庆小面等主导产业,深入挖掘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项目,致力于推动产业的集聚与升级。尤其注重项目的产业标识度,通过精准定位和靶向招商,成功培育出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大渡口区招商投资局局长李文超表示。(记者 杨仕彦)
金年会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提升核心竞争力——成长“第二曲线”聚势上扬
金年会  日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发布一组2024年数据,令人振奋:实现原油连续10年高质量稳产;天然气连续14年稳定增长,迈上60亿立方米台阶;三次采油产量再破千万吨,连续23年超千万吨;新能源自消纳发电量超7.2亿千瓦时,是2023年的1.9倍。   “大庆油田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端稳能源饭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油、气、新能源为核心的成长‘第二曲线’加速上扬,呈现出能源总当量向上向新向好的新气象。”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凤和说。   稳油增气   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大庆油田作业队伍陆续进入复工状态,压裂、小修、大修等各类作业队伍启动近千支,持续加强泵况积压井治理,全力提升原油日产水平。   稳油增气是端稳能源饭碗的根本保障。大庆油田开展“稳油增气、创新创效”劳动竞赛,统筹实施精准开发策略,积极推进水驱综合挖潜、三采优化提效、天然气产能提升等重点工作,确保长垣老区油田压舱石“稳得住”、外围油田效益开发“上得去”、天然气生产稳定增长,努力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顶梁柱”。   作为一个开发建设65年的老油田,原油高质量稳产之难犹如登山,越高越陡,越久越难。面对发展瓶颈,大庆油田依靠先进管理经验和一体化优势,以科技为引擎,持续挖潜增效。水驱开发坚持控水与挖潜并举、产量与效益并重,注水结构调整由控水控液向提控优化转变,水驱产量降幅得到有效控制;三次采油以多提高采收率1个百分点为目标,强化全过程精准调控,推进提质提效……大庆油田主体技术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优质储量最大限度转变为高质量的产量。   大庆油田外围油田地质条件几乎都是低渗透、低产能、低丰度,动用难、效益差。瞄准外围油田经济有效开发,大庆油田编制了《大庆外围油田规模效益开发上产指导意见》,明确了增储建产、多元提采、老区控递减和管理创新四大发展方向。通过不断探索效益开发新模式,外围上产成为大庆油田原油高质量稳产的重要支撑。   大庆油田天然气开发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和大庆川渝探区。2024年,大庆油田依照“稳定松辽、加快川渝、高效建库”的总体思路,强化松辽深度挖潜与效益动用、川渝多类型储层一体化评价与建产、储气库建设与运行优化等技术攻关应用,构建起“松辽老区稳、西南新区上”的全新格局。松辽地区天然气产量首次达到50亿立方米,实现稳中有升;大庆川渝探区天然气产量开启规模上产新局面,产量实现“七连增”。   逐绿而行   在大庆市林甸县,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员工克服冬季施工低温、冰冻等不利因素,全力推进6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这个项目是大庆油田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第三标段项目经理王保峰告诉记者,春节前,他们与合作单位已完成2台风机组立、10万千瓦光伏和40台风机基础沉桩施工任务。目前,工程正在加快建设,确保完成既定目标。   大庆油田积极推进新能源与油气业务融合发展,成立了新能源工作领导小组及新能源事业部,通过“油气热电氢”一体布局、“电碳协同”一体推进、“驱油降碳”一体实施的发展模式,实现新能源项目自主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构建油、气、新能源多能互补新格局。   目前,大庆油田在建风光电项目达19项,装机规模较2023年扩大6倍。黑龙江林甸6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广西62万千瓦集中式风光发电项目全面开工;黑龙江首个水热型地热供暖项目——方正县地热供暖先导试验工程顺利开工,迈出企地合作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重要一步。   以低碳油气生产、清洁能源供应、氢能产业、CCUS/CCS产业“四大基地”建设为目标,大庆油田圆满完成2024年二氧化碳注气任务,年度购气量创历史新低。瞄准“双碳”目标稳步迈进,大庆油田收获颇丰:获得中国石油首张原油碳足迹评价证书,为我国原油碳足迹核算规则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实现油田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零的突破,《新能源有效利用建设模式研究与创新应用》获第六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技术类特等奖;成立黑龙江省内首个碳计量中心,助力黑龙江省石油石化产业优势和碳汇资源优势高效融合。   从长垣老区到油田外围,从向内挖潜到向外辐射,大庆油田正充分发挥资源、渠道、技术等优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百年油田。   提质增效   2024年,是大庆油田“第二曲线”的“加速成长年”。大庆油田瞄准高质量发展,在能源总当量、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清洁替代率、效益增长率等方面持续向上发力。   在提高采收率项目试验现场,大庆油田自主研发的提质提效复合驱油体系药剂缓缓注入地下。采油一厂第八作业区一级工程师何金钢紧盯终端监控屏,一边开展数据分析,一边进行技术比对。如果试验成功,将有助于大庆油田敲开四次采油大门。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大庆油田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8+N”科技攻关体系,即以长垣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油率科技工程、低渗透油藏开发效益提升科技工程等“八大工程”为核心,设置N个科技专项,分项目—课题—专题三个层级管理,做到项目统筹目标、课题分解任务、专题具体实施,建立三位一体、协同一致的攻关模式。   为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庆油田建立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青年技术人才专项职数及破格提拔等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使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油田建设“最大增量”。2024年,大庆油田先后参与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积极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四川盆地川中茅口组常规气规模高效勘探重大突破”等项目,获得4项中国石油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奖。   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大庆油田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积极开展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精益管理,进一步推动提质增效。   大庆油田下属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通过中国石油统一购售电平台承担新能源消纳重任,2024年代理中国石油企业绿电交易40.59亿千瓦时、交易绿证84万张;采油三厂编制了四大类37项提质增效方案,在油气实现超产的基础上,水、电用量同比降低,全年节电达4302万千瓦时;采油七厂第三作业区集输班编制了责任、任务两项清单,安全生产管控效能持续提升,实现建站以来16700余天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污染。   用数赋智、以智提效,大庆油田持续推进数字化与油田生产深度融合,超10万口单井、6000余座站场实现数字化;油气生产物联网实现主体采油厂全覆盖,涵盖从油井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到辅助智能决策全流程管理,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管理模式不断提档升级。2024年11月29日,大庆油田生产管理智慧平台正式发布,标志着油田正式迈入智能化应用新阶段。   在坚守主阵地的基础上,大庆油田积极推动各项业务转型升级,采取“技术+服务”“制造+服务”“施工+运维”“保障+合作”等方式,延伸服务价值链,扩大效益增量,业务领域已从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等,拓展至工矿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新机遇。   “2025年,大庆油田将抓好‘原油高质量稳产、发展接续力量、弘扬严实做法’三件大事,强势上扬‘第二曲线’。”刘凤和说,预计到“十四五”时期末,大庆油田将建成中国石油规模最大的百万千瓦级低碳油气生产基地。(记者 马维维)
金年会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根治 | 科普时间
金年会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公众对幽门螺杆菌都不陌生了,但当孩子的报告单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时,不少家长还是慌了:“要不要给孩子治疗呢?”一方面,家长不想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物;另一方面,又担心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身体产生长期的影响。怎么办呢?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会出现一些典型的消化道症状,如口臭、反酸、嗳气、餐后饥饿感、上腹痛等。感染时间较长且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会患上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这也是很多家长出现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但是,家长要注意,以上情况多见于成年人。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的胃黏膜炎性反应程度较轻,相关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较低,发生胃癌和胃MALT淋巴瘤的情况极为罕见。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后果并不特别严重,只有一少部分青少年或大龄儿童感染后,会出现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而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供儿童选择的抗生素种类少、抗生素相关副作用大、感染复发率高。同时,儿童服药的依从性差,容易导致治疗失败,继发耐药性感染。这些特点也是根治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难点。   哪些儿童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   如果孩子没有消化道相关症状,家长就不需要特别安排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临床上,医生一般不会对儿童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规检测。   孩子有必要积极治疗吗   根据《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医生不会对所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儿实施治疗。   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方案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应用的药物包括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等。若患儿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建议在专业科室进行规范化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精准诊治——联合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胃黏膜幽门螺杆菌培养等综合评估,同时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和药敏实验分析,根据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提高根治率,降低复发率。   预防永远重于治疗   幽门螺杆菌一般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三个:口-口传播、粪-口传播、胃-口传播。我国传统饮食习惯一般为共餐制,使家庭中口-口传播成为幽门螺杆菌最常见的传播途径。这也是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粪-口途径的传播多见于接触幽门螺杆菌患者内衣等贴身衣物后,进食前未及时洗手的情况。胃-口途径的传播多见于接触患者呕吐物等情况。   对于孩子,防治幽门螺杆菌的第一策略是预防重于治疗。家长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在家庭中切断传播途径,比如严格消毒餐具,不要口对口喂食,实行分餐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口腔卫生。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要注意分餐和餐具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金年会新华全媒+丨石头里年“榨”油超百万吨 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创造新纪录
金年会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7日电 题:石头里年“榨”油超百万吨 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创造新纪录   新华社记者顾煜、戴小河   初冬时节,准噶尔盆地东部已是银装素裹,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内一派繁忙景象。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和吐哈油田的共同努力下,今年至今,这里的页岩油产量已超百万吨,成为我国首个年产突破百万吨的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迎难而上 石头里年“榨”油超百万吨   99.7、99.8、99.9……随着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中控室的大屏幕上数字慢慢跳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或紧盯屏幕,或仔细核对,当数字变为100时,中控室内气氛热烈,这意味着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成为我国首个年产突破百万吨的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11月24日,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观察生产井压力,保障页岩油平稳生产。新华社记者 顾煜 摄   页岩是如书页般层层分布的岩石。页岩油是附着在页岩石或者缝隙中的石油,属于最难开采的油之一。因此,开采页岩油,在业内也被称为从石头缝里“榨”石油。   我国页岩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松辽、准噶尔、四川、渤海湾5个大型盆地和柴达木、江汉、苏北等8个中小型盆地。准噶尔盆地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吉木萨尔、玛湖、五彩湾—石树沟三大凹陷区,总资源量超30亿吨。   “准噶尔盆地的页岩油主要以陆相为主,相比北美海相页岩油,其连续分布面积偏小、成熟度偏低,开发难度极大。”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地质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依伟介绍,2020年,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复函同意设立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   吐哈油田准东采油管理区总工程师孙辉辉表示,尽管曾被一些外国专家认为在这里开采页岩油是“天方夜谭”,但经过多年持续技术攻关和迭代升级,示范区页岩油年产量增长显著,为国内非常规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创新模式 寻找页岩油开采“金钥匙”   在国外,把含油性好、开采价值大的页岩油优质储层称为“甜点区”。吉木萨尔页岩油开采难,难在储油层之深,更难在“甜点区”之薄。在这里,储油层平均深度达3800米。深藏其中的“甜点区”如同波浪般起伏分布。   11月24日,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工作人员在页岩油联合处理站工作。(张睿 摄)   “页岩油储层就像是地下长长的‘夹心饼干’,‘甜点区’就像夹在中间的‘奶油层’。在钻井过程中需要控制钻具横向沿着‘奶油层’去钻,增加与‘奶油层’的接触,后期才能产出更多页岩油。有些‘奶油层’不是直的,或拐弯,或向上拱起,或向下折叠。”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工艺研究中心副主任鲁霖懋说,穿越“奶油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优质储层识别,“既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那咱们就自己去探索。”   科研人员一次次“头脑风暴”,一次次实地试验,终于探索出一套页岩油开采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没有先例,就创造先例。优质储层识别技术得到突破。”鲁霖懋说,此外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示范区开采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绿色智能 页岩油开采更加高效环保   车行茫茫雪原,路两边不时出现的集装箱式小房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这是我们采油的无杆泵,取代了传统的‘磕头机’(游梁式抽油机),将数千米之下的页岩油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地面,单井能耗显著降低。”新疆油田吉庆油田作业区员工孙鹏科告诉记者,如今随着油田数字化转型,生产运行实现“无人巡检+故障维修”,大大减少了人力劳动,“目前我们的物联网设备实现了单井全覆盖,依托物联网技术,无杆泵采油平台的温度、压力等参数,会自动传输到中控室,实现了无人巡检。”   在改变传统采油方式、从根本上改善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同时,示范区还持续推进一系列技术革新,不断实现废料无害化处置与循环再利用。光伏发电与油气开采结合、二氧化碳驱动采油……一项项举措实现了页岩油开采更加绿色环保。   目前,我国已成立3个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包括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大庆油田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   “希望通过我们推动页岩油增储上产的实践,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更多力量。”陈依伟说。